哈肉聯明星產品“哈爾濱紅腸”獲碳中和認證

哈爾濱中央大街的老鋪前,哈肉聯紅腸的咸香已縈繞百年。從1913年開創中國紅腸工業化生產先河、成為幾代人記憶中的“國民紅腸”,到如今承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匠心,這家老字號始終以“守味”為根脈。在“雙碳”時代的環保共識引領下,哈肉聯邁出歷史性一步——旗下經典哈爾濱紅腸完成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核算,并獲得碳中和認證率先開展肉制品行業的綠色發展實踐,讓百年風味在綠色轉型中煥發新生。

4.jpg

圖 哈爾濱紅腸

本次通過碳中和認證的哈爾濱紅腸在延續了“蒜香濃郁、肉質緊實”的經典口感的基礎上,對“生產階段”鏈路展開減碳工作,用合規化的實踐詮釋“美味與責任同行”的品牌新主張。參照ISO14067國際標準,哈肉聯聯合爾特數科完成“搖籃到墳墓”全鏈條碳足跡核算,每個環節的減碳舉措均遵循科學標準落地:

一體化園區布局減少冷鏈運輸碳排放量:哈肉聯自建生豬屠宰車間并與紅腸生產車間設在同一園區,大幅降低豬肉從屠宰到加工的時間和空間距離,避免了屠宰豬肉的跨區冷鏈運輸帶來的碳排放。

電氣化創新改造推動紅腸生產綠色升級:車間通過電氣化改造,針對紅腸加工的核心“煙熏”環節,研發“電烤工藝”,在保留果木香氣、提升紅腸風味醇厚感的同時,從能源源頭減少碳排放。通過引入電動叉車替代傳統叉車,實現廠內運輸清潔化。

包裝設計優化實現材料與物流雙重減排:根據紅腸規格精準設計包裝尺寸,避免“過度包裝”——如調整盒體結構,在保證保護效果的前提下減少包裝使用量。自有工廠完成包裝生產后通過廠內叉車運輸至紅腸包裝工位,避免外購包裝從外地工廠到哈肉聯的跨區域運輸。

哈肉聯的碳中和實踐注重科學驗證與第三方背書:此款哈爾濱紅腸已通過TüV南德(國際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)依據ISO14068標準的核查認證,從碳足跡核算到碳中和認證,每一步均符合國際規范。同時采用“減排為主、抵消為輔”的策略——先通過全鏈路減碳降低大部分排放,剩余無法避免的少量排放,再通過碳匯項目抵消。

1761802612320374.jpg

圖 產品碳中和達成核查聲明

這款碳中和哈爾濱紅腸的推出,是哈肉聯“綠色轉型”戰略的關鍵一步。作為東北地區肉制品龍頭企業,哈肉聯探索的“傳統工藝+低碳技術”路徑,為行業提供了可復制的范本——既守住老字號的品質根基,又回應新時代消費者“環保消費”的需求,讓老品牌跟上綠色趨勢。

1.png

圖 產品碳中和標簽

爾特數科還于2025年8月21日采用無人機搭載高精度溫室氣體傳感器的方式,對哈肉聯廠區上空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濃度等關鍵指標進行測量。無人機監測具有靈活性強、分辨率高、覆蓋范圍廣的優勢,能夠快速獲取不同位置的氣體濃度數據,與排放清單核算方法相互印證,為精準識別潛在排放源提供技術支持。監測結果顯示廠區未對周邊大氣環境造成明顯污染影響。

5.png

圖 無人機飛測視工作實況

目前,哈肉聯通過使用太陽能照明、煙熏廢氣回收利用、蒸煮間流水二次利用、應用電動叉車等方式實現節能降碳,每年大約可降碳51.75噸。未來,哈肉聯計劃通過優化能源結構、提升能源效率、開展系統性能源審計與設備升級優化等方式繼續開展綠色行動,以老字號的擔當帶動食品行業低碳升級。

撕開包裝的瞬間,那股熟悉的蒜香與肉香撲面而來。這縷穿越百年的風味,如今承載著新的使命——讓老味道跟上綠色時代,讓每一口美味都成為對地球的溫柔守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