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23日,在第三十二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的【人工智能】主論壇上,吉利聯合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正式發布《AI Car的初步暢想與探索實踐》白皮書(以下簡稱《AI CAR白皮書》)。這是繼昨日斬獲2025年度“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科學技術獎”科技進步一等獎后,吉利在科技創新領域帶來的又一重大行業實踐。
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、吉利汽車研究院院長李傳海出席本次【人工智能】主論壇,并以“關于AI與汽車產業融合發展的思考與實踐”為主題發表了重要演講,分享吉利探索與成果。
知變革明路徑,繪制AI CAR時代航海圖
當前,汽車產業邁進了“軟件定義汽車、AI成為新引擎”的全新階段。在AI的深度驅動與融合下,汽車將逐步從“交通工具”演變為“出行智能體”,進而成為AI CAR(具身智能),即“出行智慧生命體”的終極形態。作為汽車產業的演進方向,AI CAR(具身智能)擁有廣闊的產業革新潛力。
《AI CAR白皮書》從技術解析與未來變革兩大層級出發,系統梳理了AI技術在“輔助駕駛、智能座艙、智能底盤、智能動力”四大領域的賦能,推動汽車成為AI CAR(具身智能),改寫車企的生存與發展邏輯。
知變革而后明路徑,這是汽車行業首次以“AI CAR”為主題發布的白皮書,為汽車邁向“AI CAR”時代厘清了長遠發展路線,如“航海圖”般指引全行業精準前行,具有革命性的里程碑意義。
以“全域AI”技術路徑,推動汽車向“出行智慧生命體”演進
“出行智慧生命體”的發展,并非“一蹴而就”,而是要以前瞻布局和持續技術創新為支撐。以智能化戰略為支點,以“全域AI”技術路徑為抓手,吉利早已在有序部署中堅定邁向“出行智慧生命體”時代。
自2021年發布“智能吉利2025”戰略以來,吉利以算力、算法、數據“三駕馬車”驅動的技術底座,持續將AI技術深度融入輔助駕駛、智能座艙、智能底盤、智能動力等全鏈路環節。2025年,是吉利的技術收獲大年,也是吉利邁向具身智能的元年。今年年初,吉利正式發布行業首個“智能汽車全域AI”技術體系,并陸續研發千里浩瀚輔助駕駛系統、星睿AI云動力2.0、AI數字底盤、AI座艙等技術成果,成為全球唯一實現全域AI智能化布局的企業。
“雙大腦”協同,構建“出行智慧生命體”的完整能力
構建完整的“出行智慧生命體”能力,離不開“雙大腦”協同。輔助駕駛系統與智能座艙共同構成車輛的"智能交互大腦",帶來感知環境、理解情感并主動思考與決策的交互能力,而智能底盤與動力系統深度融合形成的“數字化運動控制大腦”,則確保智慧生命體行動能力與行車安全。
在輔助駕駛領域,吉利以VLA模型與世界模型,構建從感知到決策再到執行的一體化架構,實現對交通場景的語義級理解;通過自研的Smart AI Agent算法架構,模擬億萬個駕駛場景、預測未來環境與軌跡變化,為“具身智能體”提供理解物理世界規律的強化學習環境。在兩大模型賦能下,千里浩瀚H9方案實現了“從被動響應到主動思考,從執行指令到提前預判”的轉變,為邁入出行智慧生命體時代打下牢固基礎。
在智能座艙層面,吉利聚焦于構建更深層次的人車關系情感交互。依托“一個吉利,一個座艙”戰略,通過統一的AI OS架構、統一的智能體Eva和統一的用戶ID體系,吉利研發的智能座艙具備高情商、高智商與協同調度的“高聯商”,徹底打破品牌與終端之間的壁壘,最終實現“服務隨人而動”的智慧出行新范式。
在智能底盤與動力方面,吉利將AI算力引入底盤域,自研“數字化運動控制大腦”——GVMC整車動態控制系統。通過AI大模型與數字底盤的深度融合,該系統可實時調用輔助駕駛的算力與感知能力,并借助自研AI控制算法,對轉向、動力、制動等底盤功能進行統一指揮調度。目前,GVMC已在極氪9X量產上車,可針對路況實時調整車輛姿態與動態響應,帶來全場景爆胎控制能力、智能防橫風控制能力與同級最強的全地形自適應能力。
從感知環境到主動思考再到精準執行運動指令,吉利已通過“AI+車”的深度融合與技術創新,讓汽車不僅僅是擁有出行能力的工具,而是擁有更多延伸能力的 “出行智慧生命體”。
擁抱AI行穩致遠,駛向生態共榮的星辰大海
“出行智慧生命體”演進趨勢背后的技術布局,折射出吉利對AI革命與產業浪潮的深度洞察與主動實踐,也是吉利希望以AI為核心驅動力,最終成為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的堅定決心。
孤舟尋道,不如與眾奮輯。面對即將到來的AI CAR時代,既要構建一個自研的技術研發體系,也要建立一個可控的可持續發展的協同格局。以《AI CAR白皮書》為指引,全行業聚焦技術創新,共享開放AI技術成果,方可行穩致遠,攜手駛向生態共榮的星辰大海。
從技術自到生態共榮,此次發布《AI CAR白皮書》后,吉利將不懈求索、持續創新,引領行業走向“出行智慧生命體”的廣闊明天。